中心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思路,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依托学院学科优势,并立足长期的企业调研和需求分析,将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丰富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更好的强化学生培养和科研队伍建设。
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的具体实践中,本年度中心教师组织研发团队利用中心目前搭建的虚拟服务数据平台、云服务业务处理平台、虚拟网络接入平台、制造系统虚拟运行环境监控实验平台、制造系统无人作业工作站仿真实验平台、制造系统作业跟踪仿真实验平台、生产工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人机虚拟动作仿真分析平台、生产布局及运作优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生产系统管控驾驶舱、运筹优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分析、虚拟实验工作站、制造过程虚拟实验信息站13个实验平台,开展了10余项虚拟仿真系统的开发测试,参与教师和硕士博士生100余名。
在机械和汽车制造领域,主要转化科研成果有基于数据空间的智能工厂管控平台、基于RFID的设备维护点检系统、离散制造环境下的在线作业指导系统等针对车间人机料法环能的各类管控系统;在类管理领域,主要转化科研成果有手术中心智能管控云平台、基于CPS的智能边缘控制器、手术中心排程系统、手术中心任务呼叫系统等;在机器视觉领域,主要转化科研成果有基于机器视觉的叉车门架检测系统、基于多传感的智能小车导航系统、不确定环境下基于机器视觉的机械手臂自动抓取系统等。参与中心虚拟实验开发过程中,30余名研究生从事相关课题获得硕士学位,1名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近1000余名本科生进入中心各实验室利用研发成果进行了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环节。

图科研成果转化实验教学系统(部分)1

图科研成果转化实验教学系统(部分)2
图科研成果转化实验教学系统(部分)3
本年度依托于本中心,各个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各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近74篇,其中SCI/EI检索56篇,中文期刊近18篇。学生主持或参与的科研成果申请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近23项,实用新型专利近5项,软件著作权近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