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继续秉持“科研支撑教学、教学反哺科研”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依托工业工程、智能制造等优势学科建设基础,中心制定了“科研成果即教学资源”的转化路径,推动科研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内容边界与应用广度。
本年度,中心持续对既有的13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如虚拟服务数据平台、云服务业务处理平台、制造系统运行监控与作业跟踪平台、仿真分析与人因交互平台等)进行资源整合与功能升级,在此基础上开发并测试了20余个新型虚拟仿真系统模块。通过模块集成与案例嵌入,最终成功将10项核心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软件或典型案例资源,广泛应用于本研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与创新实践训练中。
其中,在机械与汽车制造方向,中心教师带领团队围绕车间调度、智能物流、作业协同、质量追溯等工业工程核心问题,研发形成了包括“汽车BDC车间立体库调度系统”“车间物料配送与工装回收管理系统软件”“发动机定子线生产物流管控系统”“车间物料管理及配送调度系统”“柔性作业车间作业单元协同管控系统软件”“一种面向复杂发动机生产线的生产排程系统”“面向汽车电枢装配线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软件”“制造车间返修区管理控制系统软件”等在内的8套软著级虚拟实验系统,为虚拟教学提供了具备真实场景支撑的工业案例与数据资源。
在管理信息系统与医疗信息化方向,团队开发并完成“数字化手术执行系统医护平台”软著转化落地,实现了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应用示范。如图1所示。
全年共有近80名研究生直接参与各虚拟实验模块的课题开发、系统仿真与案例建设工作,覆盖硕士与博士不同层次;其中22名研究生基于中心平台研究内容完成学位论文并顺利毕业。同时,累计逾百名本科生参与平台软著成果的测试使用、实验实训与课程设计,形成了教、学、研多维度互动协同的良好局面,科研成果的转化实效显著提升。
